一说到"心有猛虎,细嗅蔷薇"这句话,就不由地让人想到雍正。这句话出自于英国诗人西格里夫.萨松的代表作《于我,过去,现在以及未来》中的经典诗句。原意是:再威猛的老虎,也有细细地嗅蔷薇的时候,再远大的雄心也会有细腻的一面。
猛虎与蔷薇,就像一个人的阳刚与阴柔。如果缺少了蔷薇,就会变得莽撞而激进,如果缺少了猛虎又会变得懦弱,缺少生气。就像是人的两面,缺一不可,相互调解。
历史上对雍正的评价有贬有褒,在这里不做一一赘述。单从性格去看,雍正的性格里就有着猛虎与蔷薇。
性格之一:韬光养晦。
康熙四十七年间,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,这时许多皇子蠢蠢欲动,只有雍正非常清楚这其后的利弊,即便再有猛虎之心,也不表示真正意图,与各兄弟保持和睦,也不表现出对太子位的觊觎。甚至做农耕图,希望成为一名淡薄名利的归隐山林的平凡之人。正是他的韬光隐晦的隐忍,才没有成为急功近利的牺牲者。最终成功赢得康熙信任,登上皇位,成为雍正皇帝。
此为蔷薇。
性格之二:睚眦必报。
在雍正上位之前,曾经因夺嫡之争与兄弟们结下过的恩怨,在雍正登基之后,将夺嫡之争的兄弟们都纷纷圈禁起来,连自己的同母弟弟十四阿哥和其儿子也圈禁起来。
此为猛虎。
古罗马神话故事中"母狼乳婴"的故事,狼在人们眼中是一只凶残的动物,可在某个时刻,却能表现出仁慈高贵的一面,救活两个孩子,也表现出人性的复杂性,既有阴柔一面也有残忍凶暴一面。
弗洛伊德的理论中,有三个主要的元素:本我,自我和超我。
本我追逐着快乐的原则,自我追逐着现实的原则,超我追逐着道德的原则。
一个对妻子有根生蒂固怨恨之情的丈夫,因当年妻子的离家出走而间接导致至亲长辈的离世,将这份怨恨埋藏在心底。一旦家庭里出现和睦欢乐的气氛,或者与妻子表现出感情浓厚的一刻,丈夫的内心会出现:"我怎么配在此时笑?"的心理状态。在追逐本我快乐的同时,又不时出现超我的禁锢。
就像猛虎与蔷薇,即想要有细嗅蔷薇的细腻与柔软,又会表现出猛虎般的决绝。
当这三个我斗争过于激烈时,矛盾无法调和时,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,用自我防御机制去保护自己。
自我对本我的压抑,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,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和紧张,罪恶感。而有意无意地使用那些心理上的调整。
人性中必然会出现猛虎与蔷薇,既有阴柔又有阳刚,人不会只存在一个面,而是在不同的阶段,面对不同的事件时,不同的人物时,会激化出人性中不同的一面。
就像电影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里那一幕,小女主角Mathilda为了躲避杀手的围剿,敲开男主角的门时,当门打开的那一刹那,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。
这股亮光又像是给予男主角一道光芒,身为杀手的男主角,因悲惨恋爱经历对人性失去了希望而成为了杀手,然而小女孩的出现,也同样撕开了杀手"玫瑰"般柔软的一面。这道人性的光芒同样感化着彼此。
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评语,这个人可恶至极,这个人善良至极,每一个行为的背后,都有它的追溯的根源,行为可能因当时当态,人物的不同,事件的不同,个人情绪的不同,想法的不同,而又有不同的结局。人性不会只停留在一个面上,更多的是两面的挣扎。
我是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萤火虫老师钟洁琳,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,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,向作者提问咨询!